澳門必食十大平民小吃2016 (上)
我又來了 這次介紹來澳門一定要吃的平民食物
常常看見網上有人介紹澳門的美食...亦看過有人跟著旅遊書吃 結果投訴澳門的食物難吃
真的很想說: 是你自己去錯地方吧!!! 例如: 澳門人喔.....沒有人去那間很有名的豬扒包店吃東西的
我們從來不去那間店~也不是很常吃豬扒包啦~接下來 我介紹我們澳門人會吃甚麼吧
廢話少說!!!! 來吧 排名不分次序 最新更新有下篇 請按-> 澳門必食十大平民小吃2017 (下)
第一位: 明記碟仔糕 --->
這是我由小吃到大的碟仔糕呀~近年愈來愈多遊客知道這間店了XD
但口味還是沒變 有三種口味: 馬豆 巧克力 椰子
我三種都超愛的, 但如果一定要選一個 請試試巧克力吧
因為和其他的巧克力味是不一樣的~而且它不是砵仔糕喔
是不一樣的口感和味道! 價錢亦便宜 澳門幣五元一個 {儘管近幾年加價了 以前是3元的)
如果即時吃的 伯伯會給你一個碟子 就可以站著吃了~可能就是這樣 它才叫碟仔糕~~(有時會遇到澳門人駕摩托車 帶著頭盔在門口吃)
位置也很容易找 在新馬路和大三巴附近
這是地圖-->
檢視較大的地圖
在前往新馬路的玫瑰聖母堂時 聖母堂(即黃色建築物) 對面就是BOSSINI 沿著這條路直走 到馬路後轉右直行就到了
或前往大三巴時 在大聲公涼茶對面的小巷進去就能找到啦~
地址: 澳門新馬路營地大街14號地下
第二位: 魚湯粉 椰汁雞麵
澳門有很多緬甸華僑 所以三盞燈區有很多緬甸小食
說真的,我小時候並不知道,長大後才知道這些都是緬甸食物
我可以說 澳門人都必定有吃過 而且現在每天也有很多澳門人去吃!
一定要食的是 魚湯粉 和 椰汁雞麵! 你在其他地方一定吃不了的澳門緬甸口味!
就像泰國或四川菜等 我們都習慣吃澳門香港的泰國菜或四川菜 比較接近我們口味啦
所以魚湯粉和椰汁雞麵都是喔 經過數十年的改良 絕對是來澳門一定要吃的
魚湯粉上面脆脆的豆餅 超好吃 魚湯也非常濃郁的喔
椰汁雞麵是很香的椰汁 配著雞和粗麵 簡直是一流的配搭呀
通常我都會去在三盞燈附近的雅馨緬甸餐廳 中午放學放工時間有可能要排隊的喔 想吃又不想排隊請早一點或晚一點去吧 :D
這是地圖-->
檢視較大的地圖
放大地圖可以看到它就在三盞燈附近
這是門口
進入再有一個充滿緬甸風情的門口
地址: 澳門新橋(三盞燈/白鴿巢)飛能便度街27號F地下
第三位: 南屏雅敘
南屏是澳門少數保留著舊式茶餐廳特色的茶餐廳
無論是裝潢或是服務員衣著或是下單形式 都是舊式~(服務員都是伯伯和嬸嬸 他們會穿舊式制服喔)
不要少看他們 他們的記性超強的 基本上下單都不用紙筆
還有嗓門都很大 你結帳時 他們會用舊式的口號大叫 例如 「禮拜」即是7的意思
即使澳門人也很難聽清楚他們叫甚麼 但收銀的叔叔可聽得一清二楚~
這種保留著舊式又如此獨特的茶餐廳 現在澳門只有南屏了
至於食物 個人非常推介 南屏治~就是三文治 裡面有叉燒 火腿 和超厚的蛋喔
還可以加杯奶茶 小朋友可以飲紅豆冰喔~
看吧!!! 蛋超厚的
還有午餐肉公仔麵 可以選通心粉的
另外 蛋撻 都是很多澳門人去必吃的! 蛋撻新鮮出爐後會在上層抬下來
這張圖取自ettoday.net~我找電話才發現我沒有影門口 :(
地圖在這---->
檢視較大的地圖
從新馬路或大三巴走去 大約10分鐘就到了 不過要走小巷~但沿路都是有特色的舊街 會有地檔賣古董等
當然小巷亦代表容易迷路囉 如果走到累了 可選擇在上面提到明記碟仔糕的那條街 坐18號巴士 就可直達南屏的門口喔
地址: 澳門新馬路十月初五街85-85A號地下
第四位: 夾餅 雞蛋仔
夾餅和雞蛋仔可不是香港獨有的喔 澳門的都很好吃啦!
澳門的雞蛋仔不像香港那麼多口味 只有原味喔~
但原味可是最吸引最考功夫的! 至於夾餅 會加煉奶、花生醬、牛油啦 (香港比較多雞蛋仔 夾餅少見一點)
有些會加砂糖 吃起來外脆內甜我最愛啦!!!! 可是澳門最近的夾餅店愈來愈少啦
而且也比較難找 所以介紹一間遊客必定會經過 但不一定會留意的店 可口可樂的那一間就是啦
澳門幣十元就有一個夾餅或雞蛋仔 冬天時吃雞蛋仔暖烘烘的~
它也是在新馬路附近的 地圖在這--->
檢視較大的地圖
有沒有發現它和明記距離很近? 因為它們都在遊客觀光區附近啦~
地址: 澳門新馬路白馬行國華戲院
第五位: 香蕉糕
咦? 香蕉糕不是在手信店裡賣的那種嗎?
不是啦!! 香蕉糕也是能在上面介紹夾餅 雞蛋仔的店買到喔
香蕉糕我在香港和中國都沒有看到 所以讓我私心地說是澳門才有的吧
外型也是小香蕉 味道有著淡淡的香蕉味 而且軟軟地
也有雞蛋仔的味道喔 未飽的話 一定要試試呀! (因為我那時已經很飽了 所以就只影相 但我平時都常常食喔)
位置其實就和上面一樣 哈哈
想知道另外五樣平民小吃嗎? 按入去吧 -> 澳門必食十大平民小吃2017 (下)
以上都是個人意見~如果有錯 請指教喔